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1-10 国务院佚名10340
核心提示:  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明确外贸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该规划是指导各级外贸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为外贸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参考。
 
  一、外贸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形势
 
  “十二五”时期,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外需持续低迷,国内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外贸形势十分复杂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传统优势减弱等多重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外贸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抢抓机遇,务实应对挑战。
 
  (一)“十二五”外贸发展回顾。
 
  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十二五”期间,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19.9万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7倍,年均增长5.9%,年度进出口规模从不到3万亿美元增长到4万亿美元的水平。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这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成果。2013-2015年,我国连续三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国出口年均增速达6.5%,远高于世界贸易平均增速。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3、2014年我国国际市场份额分别提高了0.6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出口增速远好于全球和主要经济体,国际市场份额升至约13.8%,提高了1.5个百分点,是5年来我国际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一年,比“十一五”末提高3.5个百分点。
 
  新的发展动能正在集聚。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外资企业,由2001年的7.3%提高到2015年的45.2%,比“十一五”末提高14.7个百分点。外贸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营销能力不断增强,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销渠道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增速高于传统商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型商业模式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2015年增幅分别超过30%和60%。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近几年国际市场结构更加多元,2015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占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45.8%,比“十一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突破了1万亿美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16.5%,比“十一五”末提高7.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快速发展,占出口的比重提高到53.5%,比“十一五”末提高7.9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由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转变,资本品出口总额比“十一五”末增长超过30%。
 
  进出口质量和效益提高。“十二五”期间,我铁路、通信、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价格相对上升,贸易条件不断改善。原油、铁矿石、大豆、铜精矿、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2014-2015年减少付汇2365亿美元,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加国民福利。
 
  对国民经济贡献增强。据估算,外贸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8亿左右,约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3%。“十二五”期间,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超过8万亿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先进技术设备大量引进、高端产品出口快速增加,对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国制造”增加了全球消费者福利,“中国市场”带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
 
  外贸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体系。坚持远近结合,既注重稳增长,也注重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出台了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推进大通关建设、改进口岸工作、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强进口等政策文件,在完善出口退税分担机制、加大信保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支持先进装备和技术进口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助力,营造良好环境。政策支持力度空前,效果明显。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二五”时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外贸工作逆势进取,成绩来之不易。
 
  (二)“十三五”外贸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内外部有利条件和机遇,外贸实现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比较优势减弱,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对外贸发展带来广泛、深刻、持久、复杂的影响。
 
  从外部需求看,国际金融危机前,美国IT革命和金融创新助推世界经济长周期繁荣,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危机后,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增长乏力,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潜在增长率普遍下降,国际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动荡不稳,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较大,短期难以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长,长周期繁荣已转变为当前的低速增长,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十三五”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将依然存在,人口加速老龄化、通用技术创新难有新突破、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空间大幅收窄、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上升、主要经济体结构性问题难以根本解决,将继续抑制消费、投资和供给,世界经济预计维持弱增长态势,再次进入上行周期尚需时日,世界贸易难以恢复至金融危机前增长水平。
 
  从产业转移看,国际金融危机前,国际产业加速向我转移,使我快速形成出口能力;危机后,发达国家转向大力推动“产业回归”和“再工业化”,部分产业向发达国家转移,发达国家部分制造业恢复竞争力,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国际招商引资竞争更加激烈,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明显放缓,出口订单和产业向外转移加快,从跨国公司直属工厂蔓延到代工厂和配套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跨国投资并购日趋活跃,国际生产和产品供应不断向本地化方向发展,全球价值链扩张趋势放慢,促进国际贸易增长的作用减弱。3D打印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也影响了原有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国际产业分工体系面临重构。
 
  从国际经贸关系看,过去,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下,全球贸易与投资不断自由化与便利化。危机后,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放缓。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发达国家通过超大型区域自贸协定加快推行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涵盖环境、劳工、国企、竞争、反腐败、监管一致性等领域,围绕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加剧。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增加了世界贸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经贸摩擦政治化倾向抬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及产品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延伸,发起国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延伸,争执点从法律层面向政策和制度层面延伸。
 
  从比较优势看,过去,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充裕,生产要素价格低是最大优势;当前,我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与此同时,我国技术追赶发达国家的空间收窄,生产效率提升速度放缓。我国制造业成本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甚至与发达国家部分地区相比都几乎没有明显优势,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但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外贸产业主要处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此外,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困难交织,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企业效益下滑,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外贸发展依然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存是大潮流;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明显增强,比以往更有条件为外贸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创新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为外贸发展和结构调整增添新动能;我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完备、人力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优势;具有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和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积累了开拓市场和国际化经营的宝贵经验,拥有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蓬勃发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投资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日益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全方位合作,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外贸发展空间依然广阔。因此,我国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互补优势没有改变,外贸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加快的趋势没有改变。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仍具有坚实基础,但也面临严峻挑战。要深刻认识世界贸易的普遍规律、一般规律和我国外贸的特殊规律,准确把握我国外贸发展趋势,既要增强做好外贸工作的紧迫感,也要坚定做好外贸工作的信心,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领对外开放,大力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结构转动力,巩固和提升外贸传统竞争优势,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二)践行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外贸发展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外贸发展的核心位置,走创新驱动的外贸发展道路。深化外贸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和贸易业态,壮大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新的竞争优势,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外贸发展格局。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内外需协调,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外贸与内贸有效互补,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投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按照国家重点产业布局,加快内陆沿边开放和承接转移,提升沿海开放水平,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促进东中西互动开放。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外贸持续发展能力。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抑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类产品出口,鼓励紧缺性资源类产品进口,努力打造绿色贸易。加强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国际规则制订。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以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带动贸易增长,扩大与贸易伙伴利益汇合点,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共创更大市场空间。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坚持共享发展,强化外贸服务民生的功能。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把共享发展作为外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外贸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外贸扩大就业功能。畅通消费品进口渠道,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促进人民群众品质消费。
 
  (三)主要目标。
 
  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贸易大国地位巩固,贸易强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努力推进“五个优化”。一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二是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在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外贸的同时,更加发挥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外贸中的作用。三是优化商品结构。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提高出口品牌、高技术含量产品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四是优化外贸经营主体。在坚持外贸大中小企业并重、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同时,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五是优化贸易方式。不断创新贸易方式,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方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